导致这种致病的致病因子是沿海半咸水水域普遍存在的副溶血弧菌菌株。
EMS/AHPNS最早出现在2009年。到2010年,疫情已非常严重。2011年,中国的海南、广东、福建和广西等省份的养殖场遭受的损失接近80%。由于EMS,泰国2013年虾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减少30%。该国东部地区一些养殖场的产量已减少60%。
EMS会感染世界各地普遍养殖的两种对虾,即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 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嗜睡、生长缓慢、胃和中肠空虚以及肝胰腺(具有肝功能的内部消化器官)苍白萎缩,而且常带黑色条纹。在池塘放养30天之内开始大规模死亡。
疾病传播似乎与已被感染的养殖场的距离或者是被感染的活虾的移动相关,这些活虾通常都是用于池塘放养的幼虾。
对于虾农来讲,依靠现有的水产养殖和生物安保最佳规范将有助于防止与EMS相关的问题。其中包括:
1、在养殖场放养之前,应当确认用于放养的后期仔虾来自信誉良好的商家并附有健康证书,而且放养前应接受临时检疫。
2、应当使用优质饲料,并且避免环境应激,保持虾体健康。
3、应精心维护池塘环境卫生,并对幼虾实施严密监测。若出现任何疾病,应立即向有关当局报告。
4、 应当考虑对养殖池塘采取定期休作,并作为养殖场水生动物卫生常规计划的一部分,因为这种做法已显示,它可以终止病原体的生命周期。
5、定期使用能抑制弧菌生长的制剂如绿色载氧降解剂能有助于对虾的健康成长。